投資者關系
- 首頁
- 投資者關系
隨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深入開展,南京市委分批組織全體黨員干部赴雨花臺干部學院開展實踐學習,圍繞“初心是什么、使命干什么、奮斗比什么”主題,弘揚“兩高一大”雨花英烈精神。
7月5日上午,南鋼黨委書記、董事長黃一新,黨委副書記、總裁祝瑞榮,監事會主席楊思明,副總裁余長林、朱平、林國強、徐曉春和機關部室、事業部黨工委等黨員干部前往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進行革命理想信念教育。
在雨花臺干部學院教師的帶領下,南鋼黨員干部一行來到北殉難處,接受崇高理想信念的洗禮。北殉難處烈士雕像用大小179塊赭色花崗石砌成,高10.3米,長14.2米,由 9位烈士形象組成,表現了烈士們視死如歸的浩然正氣。
從1926年至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在這里犧牲的烈士數以萬計,目前已知姓名的只有1519位,絕大部分為無名烈士。有深受群眾愛戴的黨的早期領袖、無產階級革命家,有出身富裕家庭、受過良好教育的仁人志士,還有許許多多投身革命的工人、農民和青年學生。
在雨花臺烈士紀念碑東側一株丁香樹下,講解教師深情地講述了這棵樹背后的一段忠貞的愛情故事,折射出共產黨人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
大家來到雨花臺烈士紀念碑前,這座銘記了無數革命烈士榮耀千秋和永載史冊不朽功勛的紀念碑,讓瞻仰者肅然起敬。
在紀念碑前,舉行了憑吊儀式。在黃一新的領誓下,大家面對鮮艷的黨旗,共同重溫入黨誓詞,莊嚴宣誓。鏗鏘有力的宣誓聲讓現場所有人都深受感染。
在西殉難處,隨著講解教師的講解,仿佛把大家帶入了那個風雨如磐的年代。雨花英烈犧牲時大多很年輕,平均年齡不足30歲,最小的只有16歲。他們短暫的一生,體現了個人命運與國家民族命運的疊合,他們的人生故事,映射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艱辛歷程和他們的大無畏精神。
來到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大家懷著崇敬的心情聽取了革命烈士的先進事跡。專題展區陳列著大量實物和圖片,觀看了館內陳列的烈士遺物、珍貴圖片和文獻資料,大家心靈受到巨大的震撼,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
在信仰的力量雨花英烈生平事跡展,大家認真聽取講解,駐足凝視復原場景,面對著一件件飽經滄桑的珍貴史料、一張張定格歷史的資料照片,不時停下腳步,上前仔細端詳,了解所蘊含的歷史意義。
大家表示,雨花英烈精神承載著千千萬萬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和偉大魂魄,是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集中體現。雨花精神傳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傳遞出的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深入人心,影響了一代代中國人,今天,我們來到這里重溫歷史、接受黨的教育,對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和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也更加激勵了我們在新時代努力奮斗的決心。隨著主題教育的深入開展,南鋼廣大黨員干部必將在思想的再洗禮、初心的再覺醒、使命的再升華、忠誠的再淬煉中,迸發出奮進新時代的磅礴力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以全新的姿態投入工作中,為國家、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為南鋼職工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打造共創共享機制,讓職工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