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中心
- 首頁
- 公司新聞
文章來源于《楊子晚報》
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全省首個長流程鋼鐵A級企業;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綠色煉鋼成景點,梅鋼工業文化旅游區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鋼鐵行業是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但曾經也是高排放、高污染行業。近年來,南京市扎實開展鋼鐵企業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走出一條綠色低碳轉型多贏之路。日前,南京高質量推動鋼鐵企業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經驗受到生態環境部肯定。
治污設施穩運行,粉塵污染點位全監控,作業線上無煙塵,清潔運輸全流程,綠樹成蔭四季常青,生態濕地水波瀲滟……和印象中鐵花四濺、煙氣蒸騰的傳統鋼鐵廠不同,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廠區稱得上是“用礦不見礦、用煤不見煤、運料不見料、出鐵不見鐵”。
“我們采用‘干法除塵’‘干法脫硫’‘干熄焦’等技術,降低污染排放;建成4座鐵礦封閉大棚、24座煤筒倉、39個焦炭倉,實現原料場的智慧化、無人化操作;實施皮帶通廊全封閉,鐵路和水路的清潔運輸比例超過80%,同步引進電動重卡,自主開發電動機車,用于廠內物資運輸。”南鋼相關負責人介紹,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后,噸鋼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排放量較改造前分別下降61%、73%和82%,污染物排放濃度全面優于行業平均水平以及美國、德國、法國等地排放標準。
在南鋼智慧運營中心,一套搭載了多個智慧預測模塊的“智慧環保管控平臺”上,數字不斷刷新。這便是全公司環保管理的中樞,掌控著全廠的環保設施運行和污染物排放數據。“眼前這些數據可以毫秒級跟蹤現場的情況變化。”南京鋼鐵金恒信息工作人員周一天介紹,這塊屏幕上匯集了南鋼的有組織在線監測、超低排放系統、門禁系統、物流系統等平臺的監視數據,分為有組織排放、清潔物流、固危廢和無組織排放四大板塊。當發生監測因子超標現象時,系統會將報警信息同步推送給相應管理人員進行及時處理。
打贏藍天保衛戰,勢必要啃下鋼鐵行業治理提升“硬骨頭”。2019年,生態環境部、國家發改委等五部委聯合發布《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按照要求,鋼鐵行業全工序有組織排放超低限值較國內現行標準收嚴33%至83%。南京市有南鋼和梅鋼兩家鋼鐵企業,粗鋼年產量接近1800萬噸。據統計,兩家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占全市工業源排放60%以上。
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不是鋼鐵企業的選擇題,而是事關企業、事關南京未來綠色發展的必答題。南京市專門制定鋼鐵企業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建立直通董事長機制,重點工作、治氣問題直接通報至公司主要負責人,與公司領導每月對接、調度、商討,企業治污減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幅增強。
此外,市生態環境部門會同工信等部門,加大幫扶指導,強化資金支持,指導企業制定工作計劃,全力推進改造。生態環境部門定期上門,跟蹤最新進展,協調解決困難。積極幫助企業爭取環保資金補助。“十四五”期間,全市鋼鐵企業已累計獲得中央、省級大氣專項資金4.1億元,有效緩解企業環保治理資金壓力。
梅鋼積極響應政策,對3臺燒結機全面實施煙氣脫硫脫硝升級,焦爐煤氣源頭深度脫硫,采用均壓回收工藝,實現高爐爐頂煤氣高效回收利用。同時投入29輛新能源車用于廠內短程運輸并建成配套換電站,清潔運輸比例穩定達80%以上。改造后,噸鋼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排放量較改造前分別下降64%、71%和79%。
2023年,南京市南鋼和梅鋼兩家企業先后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市生態環境局大氣處有關負責人表示,綠色低碳是新型工業化的生態底色。我市將以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為突破口,同步深入推動煤電機組全負荷脫硝改造、水泥和焦化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等重點行業深度治理,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